滨州市教育局

阅读:285
单位介绍

2013年,全市有幼儿园532所,在园幼儿9.13万人,当年入园幼儿4.26万人,教职工6011人,专任教师4364人,高中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97.07%。小学402所,在校生24.44万人,当年招生3.69万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86%,毕业生升学率98.06%,教职工1.69万人,专任教师1.60万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9.97%。初中142所,在校生12.71万人,当年招生4.25万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77%,毕业生升学率93.90%,教职工1.25万人,专任教师1.08万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9.01%。普通高中19所,在校生7.10万人,当年招生2.52万人,教职工5830人,专任教师514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79%。中等职业学校18所,在校生5.93万人,当年招生2.3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47.73%,教职工2865人,专任教师194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91.73%。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531人,当年招生60人,教职工241人,专任教师187人。普通高等学校5所,在校生4.66万人,当年招生1.44万人,教职工3 621人,专任教师2735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1.54万人,当年招生0.57万人。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累计投入资金13.5亿元。年内争取中央、省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7560万元,拉动工程投资1.58亿元,完成新建校舍面积12.98万平方米,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满收官。两次在省政府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凤凰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滨州教育工作成效专题报道;滨州市以校安工程助推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作为全省典型由全国校安办推报国务院。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累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23处。全市90处幼儿园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其中竣工投用69处,主体完工21处,完成投资1.6亿元。在2011、2012年已有38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的基础上,又有46处通过认定,至此全市已通过省级认定数占有教育职能乡镇(街道)总数的97.67%。6个县区完成公办幼儿教师招考录用75人,幼儿园公办教师比例由2010年的23.18%提高到27.89%,增长4.71个百分点。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得到推进。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了95%,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县(区)、乡镇(街道)、学区(村)学前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办园条件、保教质量明显提升。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创建省十佳幼儿园1处、省示范幼儿园5处,全市省级十佳幼儿园达到9处,省级示范幼儿园达到50处。确认市级示范幼儿园25处,市级一类幼儿园15处。
    中小学平安校车工程实现基本全覆盖,经验全国推广。秋季开学提前实现全市平安校车基本全覆盖任务目标。两年投资1.7亿元,购置校车775辆,惠及6.7万名学生。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滨州平安校车多元化管理模式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教育部及时总结推广滨州经验,无棣县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稳步实施。完成对邹平县和滨州经济开发区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的市级评估验收,并按照省评估方案要求,整理完善有关资料,提出省级验收申请。以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中小学“211工程”,作为拉动学校校舍标准化的“三驾马车”,统筹安排资金和项目,加快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全年累计争取农村中小学“211工程”、薄弱学校改造、校园绿化示范工程、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中央、省专项资金2700余万元,为学校标准化建设分项目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17亿元,项目竣工51个,总计13.41万平方米。全面启动滨州市数字化教育建设工程,“滨州市数字化教育应用服务平台”安装调试结束,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召开全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创建评估工作现场会,127所中小学完成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的创建任务。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建设项目,为全市74个义务教育教学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组织开展“阳光数码杯”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活动,竞赛项目和参赛人数创历年新高。全市办学条件达标和基本达标学校达到298处,占中小学总数的54%。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4200元。全市拨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3.4亿元,其中:农村免杂费及补助公用经费资金2.6亿元,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900万元,免费教科书资金4900万元,城市“两免一补”及公用经费资金2070万元。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明显增强。持续推进中小学家委会建设,中小学家委会建设和德育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举办全市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征集各类科技作品1600余项。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十八大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滨州市道德示范基地获山东省首届“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开展三好优干和学生、班主任、德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评选表彰活动。在山东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中成绩优异。为全市13个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争取省级财政专项彩票公积金580万元。市教育局被表彰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先进单位”。
    义务教育实施水平稳步提升。积极协调加快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教育;扎实做好民族教育工作;重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两名教师获“全国特教园丁奖”,博兴县特殊教育学校参与全省“康教结合”项目竞选成功,获专项扶持资金100万元;9月3日—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远方带领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省检查组对滨州市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
    改革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把普通高中全部统招计划按参加考试人数、初中办学水平评估结果和毕业年级学生巩固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高中招生2.26万人。
    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迈出新步伐。完善、深化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推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好定点联系学校、试点学校的经验引领和专家指导团队的指导和帮扶作用,大力提倡校际交流与合作,指导定点联系学校之间开展系列联谊活动,着力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成长,建设一支实施素质教育优质学校团队。全市群众满意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取得历史位次。启动中小学航空教育工作。严格教育行政问责制度,实施“课程、课时、作业、考试、节假日”网上公开活动,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违规办学投诉举报案件较往年同期大幅减少。规范化学校建设规模效益凸显。全市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73所,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198所,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占全市学校总数的比例达到48.9%。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特色中小学校建设工程全面启动。重视和加强特色高中、优质高中建设。命名表彰特色学校20所,公布特色项目学校60所。举办了主题为“校长教育思想与课程教学创新”的届初中校长论坛和主题为“我的学习我的课程”的全市第二届小学校长论坛。举办了“同教共研服务基层”送教送研活动。组织了全市第六届中小学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教学开放日”巡回观摩活动。组织开展小学课程优化和整合实验研究,深化小学课程内容结构与实施策略改革研究,推动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展全市中小学(含特教和幼教)课程资源评选活动,评出成果500多项。开展第四届“教坛新星”评选活动,评选出100名“教坛新星”。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和教学(管理)方法创新奖评选活动,进一步促进创新行动的落实。全年组织86科次教学研讨会或优质课评选。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到滨州作专题学术报告,“新教育”落户滨州,成为全面深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抓手。届市级教学成果奖35项教学成果受到市政府表彰奖励。认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在全省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中滨州代表队取得总分第二名,获精神文明奖;市教育局被授予突出贡献奖,市政府被授予特别贡献奖。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举办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暨全省校园学生才艺展示大赛选拔赛。推选的节目获全国特等奖2个、金奖8个、银奖17个,1名同学被特招入中国戏曲学院。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成果。无棣县职业中专和阳信县职业中专进入山东省首批29所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行列,将获得省财政16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推进中高职衔接。滨州职业学院的护理专业等3个专业点获准五年一贯制备案、鲁中中等专业学校与滨州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的会计电算化等12个专业点获准三二连读备案,滨州成为除青岛外争取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计划多、省厅批准备案专业全的市。滨州职业学院以等级顺利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博兴县职业中专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努力扩大中职招生规模,招生人数达到1.54万人。滨州电大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扎实推进和全面深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滨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服务“黄蓝两区”专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调查研究》顺利通过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立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同类研究中具有国内水平。启动了10个重点建设专业市级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初步完成人才需求和专业课程改革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建立了10个市职业教育专业联盟,促进区域内高职与中职强势专业衔接。实施“滨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培养专业建设领军人物。在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面向中等职业学校选拔中,2人被确定为齐鲁名校长人选,2人被确定为齐鲁名师人选。职业学校教师在全省和全国说课赛中再获佳绩。中职对口升学创历史水平。成功举办2013年度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大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5月,市委常委、副市长祁维华率考察团到英国实地考察了海外教师培训基地,英国才奕国际教育集团每年为滨州市培训200名英语骨干。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和山东教师教育网,举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园长培训,共有6大类30余项,培训人数达3万人次,是历年来培训人数多、培训项目全、培训时间长的一次培训。实施滨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确定50名校长、100名教师、50名班主任名单。拨专款600万元进行为期3年的集中培养培训,努力打造市内拔尖、省内的教育专家型人才。12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行首批集中培训与研修。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滨州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暂行办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平,表彰了一批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教师。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工作顺利完成。8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15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第八批特级教师。经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评选,由市政府命名表彰了首批9名滨州名师,评选出的9名滨州名师被列入全市高层次人才库进行管理,享受高层次人才津贴、健康查体和应邀参加专家休假等待遇。推荐市突贡专家3人、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8人。评选市教师101人、教育工作者31人。扎实稳妥做好全市原民办代课人员的调查摸底工作。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全面完成。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5%的机动编制核定工作。2名教师援藏支教。3794人参加教师资格“国考”笔试,1440人参加面试。全市共补充中小学教师1057人。
    创新管理,全力构建平安校园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放心食堂、心理护航、校园天网等重点工程,着力构建全天候、无缝隙、实时监控、责任可追溯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工作在全省考核中位列名,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在滨州召开,滨州经验在全省推广。市教育局被授予“全国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市100%的中小学校投保校方责任险,85%以上的中小学生投保意外伤害保险,70%以上的职业院校为学生投保实习责任险。贫困生资助政策得到较好落实。为在财政困难县工作的24名高校毕业生落实学费补偿资金30余万元。拨付各级各类助学金8300余万元,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900余万元,资助各类学生6.5万人次。成功组织普通高考等省级以上统考20次,涉及考生16.6万人次,未发生考试安全责任事故和恶性作弊事件。高考考务管理综合考评位居全省第四,录取工作平稳有序。语言文字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巩固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果,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工作。全市共有10所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65所学校被省教育厅、省语委授予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210所学校被评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12所学校接受、省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检查验收。市教育局被表彰为2012-2013年度介绍提案承办先进单位。参加了山东省阳光热线、滨州广播电台行风热线、滨州网在线访谈等活动,受理并答复听众热线、网友问题50余条,听众和网友满意率达到100%。全市教育行风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规范教育内部市场管理,严格执行教育教学用品、学生用品准入制度。全年接听受理信访电话260个,处理群众来信51件,接待上访群众36次320余人,赴省城接访5次。受理市长公开电话11个。2013年4月,被滨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在全市市直部门行风评议中,市教育局列第二名。

免责声明:
此页是<滨州市教育局>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